栏目介绍

媒体报道
您当前所在位置:沈阳六一儿童医院 > 遗尿症 >
沈阳哪有儿童遗尿症医院

来源:沈阳六一儿童医院    发布时间:2019-05-14

  遗尿俗称尿床,是一种不随意的排尿,临床上是指睡眠时不自觉地排尿于床上。儿童到了能够控制膀胱排尿的年龄而仍不能从夜间睡眠中醒来而发生的无意识排尿行为为“遗尿症”。目前,遗尿症的具体定义仍不统一。在2014年中国儿童遗尿疾病管理协作组制订的“中国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疾病管理医生共识”中定义儿童夜遗尿是指年龄≥5岁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并持续3个月以上者。其中90%以上属于原发性遗尿症,仅不到1O%的患者为继发性遗尿症。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在小学儿童中的患病率为4%~6%。在2017年中国儿童遗尿疾病管理协作组调查全国5~18岁儿童遗尿状况,范围覆盖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筛选合格样本超过10万人,结果发现总遗尿发病率4.8%。据统计大约有16%的5岁儿童、10%的7岁儿童和5%的11~12岁儿童患有夜遗尿,儿童夜遗尿虽然每年有15%的患儿可以自然,但有0.5%~2%的患儿遗尿症状可持续至成年期。

  遗尿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造成孩子产生心理障碍,自卑、焦虑、胆小。久而久之,则会表现为性格内向、孤僻、发怒等。睡眠昏沉、难以觉醒为遗尿症的突出表现。当然了也会造成孩子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或不能久坐、上课走神等现象的发生,直接影响大脑神经系统功能及其发育,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身体发育。

  原发性遗尿症的病因包括如下:

  01遗传因素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夜间遗尿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性,提示其为一遗传相关性疾病。较近对家系连锁基因分析发现,该类患者可能涉及至少两条染色体基因位点异常,即13q(ENUR1)和12q(ENUR2)。另外其他染色体的3个候选区也可能与该病有关。

  02抗利尿激素分泌节律失调

  正常儿童ADH的分泌存在日少夜多的周期性节律,在遗尿儿童中,这种节律存在紊乱甚至颠倒。遗尿症儿童血浆ADH水平明显较低,由于夜间ADH分泌较低,使患儿产生大量夜间低渗尿液,成为原发性遗尿症的重要病因之一。

  03睡眠过深

  原发性遗尿症患儿在睡眠中难以因感受膀胱膨胀等外界刺激而觉醒,这作为遗尿症的一种重要发病机制而得到广泛的公认。遗尿症儿童比同龄儿童唤醒更为困难。

  04膀胱功能不良

  有学者认为,原发性遗尿症的膀胱功能异常主要包括:逼尿肌不稳定、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不同形式的逼尿肌括约肌不协调以及梗阻型排尿类型。在遗尿症患者中,部分患者仅出现夜间膀胱功能不良,而另一部分患者亦伴有白天膀胱功能不良症状,如尿频、尿急、尿失禁等。在膀胱功能不良的各种类型中,夜间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与原发性遗尿症关系更为密切。多数遗尿症患儿功能性膀胱容量较正常同龄儿童小。

  05心理学因素及发育延迟

  尽管某些精神疾病如精神发育迟滞、焦虑症导致的是继发性遗尿,但在原发性遗尿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因素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譬如临床上常见遗尿症的患儿因家长责骂而表现为遗尿症状加重;在治疗中,情绪好、自信心强的患儿遗尿往往易于得到控制。另外,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延迟也是原发性遗尿症的病因之一。不少遗尿症儿童常伴有生长迟滞,认知障碍,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协调性差等。